前面說到混合性的症狀,這才是正常狀態,要說有那麼病人會照著課本生病,這種人還真不多。

 

書上說肺氣虛人會呼吸氣短、神疲乏力、咳聲不揚、咳痰無力、怕風自汗、易於感冒,但事實上單獨出現這些症狀還真不多。

 

起碼多個吃不下飯(納差)、喜歡睡覺(多眠)、筋骨酸痛、臉色差等等的其他症狀,那些就是混合性症狀。

 

這時候就會有所謂的「心脾氣虛」、「肺脾氣虛」、「脾胃氣虛」、「心膽氣怯」、「肺腎兩虛」等等臟與臟或是腑與臟同時發病的表現。

 

事情有那麼簡單嘛?當然沒有。

 

有時候又會出現氣虛所導致的表衛無法固表,進而造成腠理不密,冷熱等等外邪趁著肉體虛弱內侵,這時候又會出現怕風、自汗,容易感冒、毛髮戰慄的情形。

 

遇到這些情形也算是平常,反正人體就是如此,遇到了腦子要清楚的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有經驗的醫師一看就知道要用益氣固表的玉屏風散(耆朮風)加減就可以搞定。

 

這時候如果看到氣虛加上喘證的患者,心頭要必須要知道了,氣虛是有的,但症狀卻又加上了喘促、氣短、吃的少、大便溏瀉的症狀,一看就知道和脾肺兩臟有關,培土生金的古法是最正確的想法,給他來個脾肺同治。

 

要用什麼藥?自然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補中益氣湯,李東垣這位超級厲害的醫師想出來的強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脾肺的問題就可以隨手消除。

 

 最後還有肺腎氣虛,腎主納氣、藏精,功能出了問題自然就沒法納氣,所以會出現喘息抬肩、呼多吸少、多動個幾下喘促就更明顯,汗出,四肢摸起來冷冷涼涼的,這就是腎不納氣的症狀。

 

要怎麼辦呢?納當然是肺腎同治,益腎納氣,肅肺平喘,沒有什麼處方比起金匱要略的腎氣丸汗濟生方的人參胡桃方效果更好。

 

這時候不免要說一下金匱腎氣丸,這處方在中醫界可以說是驚天動地的貨色,不說別的,光是別名就比別人多。我算了一下,總共11種。

 

八味腎氣丸、地黃丸、八仙丸、補腎八味丸、八味地黃丸、附子八味丸、金匱腎氣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黃丸、附桂八味丸、桂附八味地黃丸。

 

用漢制的劑量來看就是干地黃8兩,薯蕷4兩,山茱萸4兩,澤瀉3兩,茯苓3兩,牡丹皮3兩,桂枝1兩,附子(炮)1兩。

 

俗話說用藥如用兵,不要小看這八個阿兵哥,會用兵的人用起來那是斬關奪將,不會用的只能用來看門。

 

箇中的奧妙之處在哪裡?

 

依我看就簡單了,不外乎是個「辯證清晰」「識證透徹」,這時候要用什麼藥那就問題不大,話說到這裡就懂了吧,要說還有問題就剩下最後一個。

 

假藥的問題。

你處方開的對了,前後辯證藥物配置都沒有問題,結果處方拿到櫃檯抓藥,該死,藥物不要說全是假的,只要有個兩味主藥出了狀況,那患者就倒楣了,醫師自然也就落了一個庸醫的外號,倒不倒楣?

 

所以說阿,中醫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當然也不會小,一個環節出了狀況,每個人都倒楣。

 

話再說回肺腎兩虛。

 

事情當然沒笨蛋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有經驗的醫師就會知道,肺腎兩虛要分兩個情況思考。

 

第一個是先天腎虛、陽氣虛衰的人,這種人大多是因為先天不足、元精不夠充飽、髓海空虛的緣故。

 

如果是小孩子先天不足,那麼這個孩子會因為腎氣無法藏精化形、養精生骨,於是就會看到這孩子的體格比較差,發育比較慢,頭髮牙齒生長情況都不理想,智力比別的小朋友差,食量也差,骨頭軟神氣差,面黃飢瘦,大便都是軟的,而且還會遺尿。這種孩子可不好養。

 

如果發生在成年人,大家都會朗朗上口的腰酸耳鳴、陽痿眩昏這些症狀一個都跑不掉。這種人很多,過了中年之後日常生活長時間的壞習慣造成的多。通常都想吃補腎的藥,壓根沒想過要改掉生活惡習,這種人是中醫界的衣食父母來源之一,每天會源源不絕的出現,很容易遇到。

 

第二個需要思考的因素就是脾胃氣虛的患者,這種患者起先於後天失調,飲食不節制,或是工作勞倦過頭,脾胃吃進去的食物無法轉換變成營養。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胃接受食物,脾主消化轉生營養,雙雙配合下,氣血營養就會源源不絕產生,肉體自然強壯,生氣自然充盈。

 

李東垣這位千古強醫認為如果飲食失節就會傷胃,工作疲倦勞累過度就會傷脾,所以他就想出一個人如果元氣很充足,那就代表他的脾胃沒有受傷,所以可以吸收營養滋養元氣,如果胃氣比較弱,又吃得多,那麼脾胃就會受傷,元氣自然就沒法充盈,最後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這種想法可以說是真知卓見,在當年可是相當了不起。

 

根據剛剛的想法,所以李東垣在脾胃論裡頭就說出了脾胃之氣不足造成氣虛證的關鍵,這也是表示,脾胃之氣不足是造成各種疾病的根源。

 

所以氣虛證的人記得要思考兩種源頭,先天和後天兩大因素。

 

不過後是的人卻又體會出先天和後天因素應該是互為因果,彼此之間有關聯,不是截然分開的。

 

有經驗的醫師在臨床遇到患者的時候,會分清楚先天和後天那一個比較重要,是不是和外邪相關,體質環境都會列入考量,像是如果遇到暑天,天氣熱的要死,汗狂流,元氣自然耗散,這種人如果沒去樹蔭底下躲起來或是跑到大賣場去吹冷氣,汗流的太多難免呼吸氣短、神疲乏力,這也要列入考量。

 

還有另外的狀況,像是因為氣虛造成脾胃之氣運行不暢,結果造成氣虛腹脹,這種患者會呈現肚子脹滿、神疲少氣、拉肚子的情形。

 

而如果是氣虛加上外邪入侵,那就會出現氣虛加上發熱的情形。就是感冒發熱、發燒溫度有時候高、有時候低,神疲氣短的情形依舊存在。

 

氣虛加上脾運少健的狀況很容易出現痰濕內蘊,體內有痰濕很麻煩,中醫有句老話,老病怪病頑病都出於痰瘀,所以最好把痰濕遏止在發生之前,不要等痰濕出現之後下了一堆化痰的藥還是沒效,理由嘛.......自然是很簡單的。

 

有氣虛加上痰濕那就會出現氣虛痰嗽,症狀就是咳嗽氣短、痰很多而且舌頭都是膩苔,吃得少,神氣差,看起來很疲倦。

 

如果是氣虛造成津液無法疏佈,那就會讓肉體的臟腑、肌肉、皮毛失去津液溫養,這裡說的津液當然就是營養物質,失去了溫養的器官組織自然好不到哪裡去。中醫說這叫做「氣不煦之」,這種患者外表看起來很受,形瘦肌削,神疲乏力,皮毛不光澤,體溫偏低。問一下患者就會知道,患者的抵抗能力差,很常生病,上醫院是家常便飯。

 

如果患者有氣虛加上無法化水,那麼體內肺脾腎三大臟和三焦的氣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中醫說這叫做「氣虛水泛」,看過水災沒有?水在體內氾濫就是如此。症狀就是水腫、小便不利、淋瀝不淨(淋瀝就是小便滴瀝澀痛之證),癃閉等等症狀。

 

什麼是癃閉呢?癃閉是指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癥的一種疾患。其中又以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為“癃”;以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病勢較急者為“閉”,一般合稱為癃閉。

 

就是西醫所說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尿潴留, 以及腎功能衰竭所致的少尿癥和無尿癥。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氣虛無法統攝血液,這就是中醫說的氣不攝血,症狀是流鼻血、咳血、吐血、尿血、便血、皮下紫癜,像是婦女的經水淋漓(淋漓是指濕透的樣子,也就是說經水一直沒有停止),崩漏(婦女不在行經期間,陰道大量或持續出血的情況稱為「崩漏」)這些症狀。

 

氣血陰陽這些問題常常互為因果,氣血不生血,就會發生氣血兩虛的症狀,像是頭昏眼花,面色少華,不想說話,心悸,吃的少,不想思考,脈細,舌質看起來偏白。

 

而氣虛如果時間久了,元氣自然就會虧損嚴重,就會看到中氣下陷,氣陰兩虛,元氣虛脫這些狀況。

 

至於要怎麼處理,往下看下去就知道了,以後會提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氣虛
    全站熱搜

    critna1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