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虧損證

先說明什麼叫做津液。

如果用字典上的說明我要先查字典,那太麻煩了,看的人也會煩,所以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解釋。

津液就是構成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各種水液。

簡不簡單?我覺得很簡單,不過有說好像沒說一樣。

好,那再說一下,像是汗液、唾、胃液、腸液、尿液等等人體內的液態物體都叫津液。

津液虧損當然就是剛剛說的那些東西不夠了。

既然水不夠,當然就會出現乾燥症狀,那些症狀就是津液虧損證。

在外感或是內傷疾病裡頭都會因為燥熱傷津、過度發汗、吐泄、甚至是誤治的原因而造成津液虧損證。

傷骸亂這本書裡頭就說到很多誤汗誤吐誤下的處理方法,由此可以知道,以前很多患者其實都是被醫生殺死的,所以還有個專有名詞叫做「醫殺之」。

忘了是英國還是法國,每次只要醫生聯合罷診,當天的死亡人數就會往下掉,直接就證明了醫殺之的狀況古今各國都有,所以如果有認識的人被醫生殺死了,你就要記得,直接找律師比較快,不要吵架了。

津液虧損證的臨床表癥很容易判斷,第一點就是口乾舌燥,沒水了當然會渴很正常。

然是唇鼻都會乾燥而裂,因為咽喉乾所以會沒聲音,皮膚也會乾燥,眼睛會乾澀不舒服,小便當然也會少,腸液不足的狀況一定會造成大便困難,舌頭紅苔少甚至是剝裂,舌上津液少,血管裡頭水份不夠,所以脈會呈現細澀狀。

外感熱病的「陽明病」「風溫」「秋燥」,內傷雜病的「肺痿」「便秘」「暴泄」「消渴」「噎膈」這些病症都會出現津液虧損證。

看到津液虧損證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先辨別是外感還是內傷。

有句老話說「傷寒傷陽,溫病傷陰」,認為傷骸這種外感病因為是寒邪侵襲,陽氣被遏郁太過,所以在治療的時候必須要考慮用溫散寒邪的方式。但其實傷寒也會傷人津液,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傷寒入內羈留,久了就會化火,也就是熱化,熱化自然就會傷陰。

而用溫散的藥物治療傷寒,發汗太過,也會耗散津液,所以在傷寒論的條文裡頭有說到「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這段話說起來很拗口,其實就是傷寒化火入陽明,出現津液虧損證,完畢。

那麼陽明證特徵是什麼?很簡單的「四大」。

大熱、大渴、大汗出、脈洪大就是這四個特徵,這是傷寒論裡頭的陽明經證。

治療原則當然是有熱泄熱,津液沒了就生津止渴。

傷寒論裡頭用白虎湯或是白虎加人參湯處理。

而如果症狀加重,陽明熱結,大腸液耗損,症狀變成潮熱譫語,視物不清,眼神就像是喝醉酒一樣,汗很多,腹滿痛,大便硬,脈沉實有力,舌苔焦黃,這就是腑實證。

既然是知道內熱很嚴重,當然要馬上蕩滌內熱腑熱,趕緊用下藥來袪除邪熱,以儲存陰氣陰液。

這些症狀一旦出現就是危證,其實不要說是學醫的,一個普通人都可以看出來這患者很危險,肚子又痛,全身冒汗,看起來亂說話,又像是喝醉酒,渾身發熱,站起來昏昏沉沉根本站不直,說有多危險就有多危險。沒經驗的醫師還是給別人處理吧,沒有人會指責你,千萬不要見獵欣喜,直接就上了,結果還要被告,很划不來。

處方就是大承氣湯,厚朴枳實大黃芒硝。

但如果患者體質已經虛弱無法用這麼強烈的藥物來瀉下,那就要用滋潤通導的方法來處理,在古代是用蜜煎導法,在現代醫學應該會用更緩效的通便藥物,哪個比較好很難說。

這時候如果很幸運的傷寒的熱邪去除了,不過人卻虛弱了,元氣受損,這時候可能會出現餘熱,煩渴欲吐,這時候要補充津液,益氣生津,清煩熱。

傷寒論的竹葉石膏湯可以處理。竹葉15克(2把)  石膏30克(1斤)  半夏洗9克(半升)  麥冬去心15克(5兩)  人參6克(2兩)  甘草炙6克(2兩)  粳米15克(半升)  

 

可能是醫殺之的情形太過嚴重,所以當時張仲景還特別警告,如果是咽喉乾燥、淋家、瘡家、衄家、亡血家、汗家都不可以發汗。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傷津液太過嚴重,導致以上的症狀出現。

接下來要說說現在經方派最不喜歡的溫病學派對這種病症的看法。

溫病學派對於保護津液是列為第一要義。不過如果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得出來,溫病學派基本上是承襲仲景學說而來,因此兩者並不相悖。

溫邪侵犯人體就會耗散津液,所以在溫病發展的每個狀態都需要照顧到津液的狀態。

這就是溫病學家說的「存一份津液,就有一份生機」。

而加上現今火神派得理論就可以知道,火神派重視的陽氣其實就存在津液裡頭,陰不能離開陽,而陽也需要依附在陰裡頭,這麼一來人體就可以活下去。

溫病專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裡頭就用三焦來分辨病程。

像是如果病在上焦,就會看到患者發熱、頭痛、惡風、口渴、咳嗽、脈浮數等症狀。這時候如果津液虧損,口渴嚴重,那麼就要用辛涼解表兼保護津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甘寒救液法。就是喝一些好喝的水果汁,既補衝水份,也補充糖分,基本上這些養分進去體內,患者都會覺得舒服很多。

不過吳鞠通用的是雪梨漿或是五汁飲。而加減通俗寒傷論裡頭則用加減葳蕤湯也可以。

生葳蕤6~9克 生蔥白2~3枚 桔梗3~4.5克 東白薇1.5~3克 淡豆豉9~12克 蘇薄荷3~4.5克 炙草1.5克 紅棗2枚

如果溫邪犯肺,熱邪灼傷津液,或是秋燥傷手太陰氣分,這時候就會看到患者發熱、鼻干咽燥、咳嗆口渴,這些都是津液不足的特徵,這時候要清涼解表,潤肺止咳,溫病條辨裡頭用桑杏湯加減來處理。

桑枝3克 杏仁4.5克 沙參6克 象貝3克 香豉3克 梔皮3克 梨皮3克

但如果燥邪嚴重傷害了肺部津液,症狀會更嚴重一些,患者會發熱乾咳無痰,氣逆咳喘,口鼻乾燥,咽乾口渴,這時候就要清肺熱,潤肺燥,醫門法律這本書裡頭有個很有名的清燥救肺湯可以處理。

桑葉 石膏 甘草 人參 桑白皮 阿膠 麥冬 杏仁 枇杷葉 知母 地骨皮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熱邪留戀在肺不去,肺胃的津液就會受到傷害,這麼一來就會發熱、口渴咽乾、乾咳少痰、舌紅少苔,這時候當然就要清肺潤胃,要用沙蔘麥冬湯來處理,千萬不要用什麼薑桂附,火神不是這麼用的,這用下去會死人的。

沙參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葉4.5克 麥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

以上都是上焦的問題,而如果病在中焦,症狀應該會看到發熱嚴重,或是但熱不寒,汗出,口渴,臉汗眼睛看起來紅紅的,小便黃赤色,大便秘結,或是拉出來的大便非常臭,舌苔黃或是焦黃,脈摸起來很大而有力,中醫稱之為脈洪數或是沉實有力。

 

像這種狀況一看就知道熱結中焦,治療原則是攻下瀉熱順道軟堅,調胃承氣湯剛剛好。

 

大黃芒硝甘草

 

溫熱邪氣如果跑到腸胃,這樣子會損耗腸胃津液,用傷寒論的成器湯可以解決,不過如果患者體質津液原本就不夠了,這時候服承氣湯根本無法下熱,溫病調辨就創造了另外一個種方法,叫做增液行舟法,處方就是增液湯。

 

元參30克 麥冬24克(連心)細生地24克

 

吳鞠通特地說明這種觀念,他說如果出現陽明下證,特地使用三種方法,如果是熱結液乾這種大實證,就需要大承氣湯。

 

如果是熱結不乾者,這叫做熱結旁留,要用調胃承氣湯。

 

但如果是熱結少但液乾多者,那就需要用增液法,目的當然就是存津液。

 

存津液就是存陽氣,人有陽氣就會活下去。

 

如果病在下焦,病症會有發熱、神昏譫語、口鼻出血、舌乾而強、咽燥、耳聾、斑疹、舌洪降、苔光剝。

 

九個症狀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溫邪在體內羈留很久了,熱迫營血,津液內耗嚴重,有經驗的中醫師會知道要趕緊清營涼血,目的就是為了讓陽氣有個安存依附的地方,那就是保存津液的目的。溫病條辨的清營湯和備急千斤藥方的犀角地黃湯都是可以用的。

 

犀角9克 生地15克 玄參9克 竹葉心3克 麥冬9克 銀花9克 連翹(連心用)6克 黃連4.5克 丹參6克

 

犀角3克(1兩)  生地黃25克(8兩)  芍藥9克(3兩)  牡丹皮6克(2兩)  

右四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喜妄如狂者,加大黃二兩、黃芩三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但依方不須加也。

如果內邪擾亂少陰,津液大虧,患者會出現口乾舌燥,耳聾齒黑,心悸欲眠,舌洪脈虛大,從這裡知道,津液內耗不見得是全面性的,有時候只有獨特的經絡受損,滋液潤燥,清熱生津就是最佳的處理模式。這時候要用加減復脈湯來處理。

生地黃12克  阿膠6克  麥冬10克  白芍12克  火麻仁6克  炙甘草6克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患者經過治療,有時候好像痊癒又像是有餘熱,吳鞠通提出一種看法,他認為應該觀察患者的飲食狀況,如果患者不思飲食,加上皮膚摸起來枯燥,又有點燥咳,這時候就需要繼續保養津液,要用五汁飲加上益胃湯來處理。

梨汁 荸薺汁 鮮葦根汁 麥冬汁 藕汁 或用蔗漿  

沙參9克(3錢)  麥門冬15克(5錢)  冰糖3克(1錢)  細生地15克(5錢)  玉竹炒香4.5克(1.5錢)  上藥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兩次服。所餘藥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益胃湯是用來滋養胃陰用得的,從處方可以看到成分都是滋陰的藥物,如果判斷正確的話,效果很快會出現。

以上都是外感的邪熱問題,下面看看內傷雜病。

由於導致津液虧損的邪氣和受到影響的臟腑不同,因此要單獨判斷。

像是肺痿這個病,患者大半是久咳不愈,可以推斷邪熱蘊肺,肺津大傷,這時候你會看到患者會咳吐濁涎,有經驗的中醫師看到患者咳出濁涎就會往這個方向推敲,如果確診是邪熱在肺,這時候要用金匱要略的麥門冬湯。

麥門冬7升  半夏7升  人參3兩  甘草2兩  大棗12枚  粳米3合  上六味藥,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溫服。

 

有的醫師也會用洪氏集驗方的瓊玉膏來處理,

地黃4斤  茯苓12兩  人參6兩  白蜜2斤 

接下來是津液虧損證裡頭的便秘患者,這種患者大半是原本體質就比較沒水份,腸胃偏熱性,中醫稱這種患者陰虛體質,患者的腸胃道津液枯燥,所以一定會出現大便乾結,口乾津少,腹脹滿,苔黃燥,脈細數,全身的水份好像都出國了一樣。

這時候該怎麼辦?治療原則是不變的,清熱潤腸,補養津液,這時候用麻子仁丸剛剛好。

麻子仁100克(2升)  白芍25克(8兩)  枳實炙25克(8兩)  大黃去皮50克(1斤)  厚朴炙,去皮30克(1斤)  杏仁去皮尖,熬50克(1升)  

那麼現在有種很特殊的患者,他出現暴瀉症狀,但是卻被判定危津液受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說穿了很簡單,這種患者一開始很正常,不過大半是吃錯食物,或是暑邪疫毒之類損傷脾胃,造成中焦清濁相混,腸胃受不了了,於是就拉肚子,大拉特拉的情況造成津液受損,像這種患者的特徵很明顯。

首先,他拉出來的大便像是米泔汁,就是洗米水樣的白濁物,聞起來十分臭惡,他會嘔吐,然後一直想喝水,會發燒、腹痛,神情很差,仔細看,眼眶都快陷下去了,津液大量缺損一定會造成電解質缺乏,所以患者可能會抽筋,拘攣,舌苔黃膩,脈虛數。

這時候要怎麼辦?

簡單的來說,患者體內就是有穢濁,還有濕熱,所以才會又吐又拉,這時候要清熱化濕,辟穢瀉濁,處方要用霍亂論的燃照湯或是蠶矢湯。

黃芩、山梔、滑石、豆豉以清暑泄熱,佩蘭、半夏、厚樸、白寇仁以化濕辟穢

 

晚蠶砂(包) 木瓜 薏苡仁 制半夏 黃連 大豆黃捲(就是大豆種子發芽曬乾) 黃芩(酒炒) 通草 吳茱萸 焦山梔

接下來看消渴病的患者。

消渴病大多因為素體陰虛,飲食不節,房勞過度,燥熱傷陰等等原因。

這時候如果燥熱傷肺,化生上消,患者就會變得很喜歡喝水,口乾舌燥,而且很喜歡吃東西,小便次數很多。這時候要馬上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裡頭有個消渴方就是了。

黃連 天花粉 生地汁 藕汁 牛乳 將黃連花粉為末調服,或加薑汁蜂蜜為膏噙化。

如果燥熱傷胃,就會發為中消。

患者的特徵就是多食,一直吃一直吃,不過身體確越來越削瘦,這時候也會看到患者多飲和頻尿的情形,問題是出在邪熱在胃,因此要清胃火,滋津液。

景岳全書有個玉女煎效果很好。

石膏9~15g  熟地黃9~15g或30g  麥冬6克  知母4.5克  牛膝4.5克  

如果邪熱傷腎,發為下消,症狀就會變成以多尿為主,患者的尿液如膏,患者大多兼見口渴多飲,多食,這時要用滋養腎水的方式來當成治療原則,處方則是學中醫的人幾乎都了若指掌的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最早是小兒藥證直訣裡頭出來的,由熟地、山茱萸、丹皮、澤瀉、茯苓、懷山六種藥所構成,效果十分顯著獨特,不過這種藥可不是補房事專用處方,很多人都會以為六味用來補腎效果好,所以拼命吃,結果就很慘。

接下來要看噎膈病患者有津液虧損的情形怎麼處理。

噎膈病多因脾胃受損,痰食在體內互結,這時候患者加上憂鬱氣悶,結果氣滯瘀阻,病邪擁塞瘀結,化熱傷了津液,食管內就沒了津液濡潤,因此患者吞嚥時候會覺得很痛,而且感覺好像塞住一樣,食難下嚥,最後嘔吐出來。

這種患者最大的特徵就是會感覺飢餓,不過卻畏懼飲食,他會口乾,形體削瘦,心煩,舌紅,苔剝,舌體裂紋多,脈來弦細並且虛數。

既然知道病因在於體內痰食結合化熱,那就滋陰潤燥,再加上和胃消中除結,有個很有名的處方名為五汁安中飲可以用。

牛乳60毫升 韭汁 生姜汁 藕汁 梨汁各10毫升以上和勻,少量頻服。

津液虧損會因為不同的季節、時間、年齡、性別、習慣的不同而在臨床的表現上有差異。

 

如果是秋天氣候乾燥,患者口唇乾裂,鼻燥口乾,皮膚不澤。

暑時炎熱氣候,熱邪迫汗外出,常會出現汗多,口渴想喝水的表癥。

大陸西北乾寒的區域,因為乾燥缺水,患者容易津液缺少,但又因為抗寒而常吃一些燒烤之類的肉食,過食厚味,辛辣,醇酒等等狀況下,患者體內會積熱而津傷。

如果患者天生就是陰虛,陰虛的人容易升內熱,內熱又消耗津液,就會出現口乾、咽痛、頭昏眼花、午後潮熱、五心煩熱這些陰虛特點。

如果津液不足出現在小孩子身上,大半是因為父母先天精血不夠,腎元虧損所導致,基本上應該會看到汗出便難,小便量多而且口渴不止的尿崩症。

而如果出現在婦人身上的話呢?多因經血產後去血過多而傷津液。常看到婦人會頭昏眼花、口渴、汗多、大便難、甚至痙厥等症狀。

還有最常看到的原因則是過分汗、吐、下、利小便導致津液受損。

最後來總結一下觀念。

「津液」人體生命中很重要的元素,絕對不可或缺,而津液的生成、運輸、排泄和肺脾腎三焦等臟腑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所以很自然的,如果臟腑功能衰退,就會出現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出現問題。

例如肺失宣肅,氣不會化生津液,津液生成就出現問題,患者會乾咳喘促,皮膚乾燥,小便短少。

脾失健運,會導致津液無法生成和輸布。會出現脘腹脹滿,口渴舌燥,四肢萎軟,大便艱難。

腎元不足呢?就無法溫煦肺脾,蒸騰津液,氣化不利,患者會眩暈,咽乾,腰膝酸軟,心悸,小便短少。

三焦決瀆失司(體內水溝壞掉了),會導致氣血津液的輸送通道受阻,敷布和排泄不暢通,患者會口乾,汗出,小便短少。

反正只要看到津液虧損,腦子先想到氣不化津和氣不布津就對了。

對了要注意一件事,津液畢竟是血生來的,所以有津血同源的說法,津液虧損會造成血虛,所以會有頭暈眼花、目眩心悸這些症狀。

同理可證,血虛或是失血也會造成津液不足。患者一定會有口乾口渴,皮膚枯燥,目澀大便祕的症狀。

反正這兩者就是互為因果就對了。

在臨床有時候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患者體內有痰、食、瘀、鬱等邪氣,津液不足就無法排除,因為這四種邪氣都容易化生熱邪,耗損津液。

像是痰火傷肺津,就會口渴便秘。

瘀熱內阻耗散津液,就會口乾欲漱。

所以最後要特別小心的是津液不足證的後續四種變化。

陰虛火旺、津虧血少、血虛生風、亡津脫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itna1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