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喜歡診斷學,診斷學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沒有正確的診斷,說有多會治療那都是個屁。

兩年前曾經在公視看到一個影集「豪斯醫生」,我非常喜歡甚至可以到崇拜的程度,事實上,我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壞習慣的人,但有這麼強診斷能力的人我是從沒見過的。

上一次看到這種醫生是在漫畫裡看到「K醫生」,強壯的肌肉,不可思議的診斷能力和外科技術,老實說,我也很崇拜他,不過回到現實面,我還真不相信有哪個醫生的肌肉像他那麼厲害,診斷能力那麼強。

我喜歡診斷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那可以訓練邏輯觀念,就這麼簡單,我喜歡有邏輯的學會一件事,有邏輯的討論出疾病前後因果關係,所以診斷學真的很適合我這個人的個性,就這樣子,所以才會想出要寫診斷學慢慢說的文章。

當然,就像是我之前說的,這世界上沒有神醫,但正確的診斷卻可以討論出來,就像是豪斯醫生和他手下的醫生,抽絲剝繭的拉出疾病正確因素,那種感覺真的很爽。

沒別的意思,就一個爽字。沒遇過的人真不懂,真遇著的人會上癮的。

那種細細的思考,從細微處引起的靈光一閃,然後印證自己以前所學,兩相對照,然後把隱藏在黑箱中的答案解開剖悉清楚,有機會試上一次就懂了,比起什麼抽煙喝酒,泡妹說沒營養的話有趣多了。

說到中醫診斷以前是相當令西醫垢病的。會如此理由很簡單,因為中醫診斷的解釋相當哲學,在古代懂得文字的人數不多,厲害的跑去當官了,真的不行就學醫。

在古代懂文字的自然喜歡用各種形容詞或是譬喻來解釋一種或是多種現象,而且文人相輕、醫者互看不順眼,這下子不得了,同一個症狀在不同人的身上居然會有不同的診斷,麻煩就來了。

要說學習診斷還是要先有大綱概念,就是全身性症候、臟腑症候、溫病、傷寒症候、再來就是婦科、外傷、耳鼻喉科、眼科等等,有了這些最基本的概念,要學習診斷學就不會遇證茫然了。

先來說說全身性症候。

全身性症候繼續細分就是氣、血、陰、陽、痰、濕、熱等等問題,很多狀況下,這些問題會混在一塊,造成判斷困難,如此一來,誤診當然是家常便飯一般的事。

先講氣虛。

所謂的氣虛就是全身性衰弱,內部臟腑器官都衰弱了,功能降低了,這就是氣虛。

原因很多,大部分都是生病、年老、吃錯東西、太過勞累、或是先天不足一出生就氣虛,這些是大部分的原因。

氣虛的人看起來就是一副超級累的模樣,書上的形容詞是「神疲乏力」,精氣神的神都疲倦了,力氣也缺乏,就是氣虛。

肺部的功能衰退,所以呼吸比較快,人家吸一口就夠了,他要吸上好幾口,所以呼吸會加快。

而說話的聲音會減低很多,沒力氣了,說話自然也沒力。

氣少了,當然不會想說話,問十句答一句就是氣虛的人,當然,白目的不算。

脾胃功能衰退了,自然不會想吃東西,吃東西就少。就算是吃進去消化也會比較差,這是氣虛的正常表現。

心臟力氣不夠了,大部分的血液會優先供應給大腦和各部內臟中樞等等,所以其他器官組織獲得的血液量會減少,自然臉色會比較差,看起來一副被鬼嚇到的模樣,臉色發白。

送到大腦的血液自然只夠生存,要再多是不夠了,脾胃功能不好,吸收力也不夠好,吃的又少,營養自然不夠,送到大腦的血液營養能好到哪裡去?所以頭部會昏沈沈的。

既然頭部送的差了,眼睛當然也是如此,看不到不會死人,因此血液會優先送到其他比較重要的部位,像是腦幹、小腦、內臟之類的地方,眼球就不會獲得太多養分,所以會感覺到眼花。

心臟力氣不夠了,自然跳動會加快,人家跳一下就夠了,你要跳三下,所以會心跳加速,用專業的話說就是心悸。

毛細孔的開闔無法全自動,該關的時候沒關,那就會自己流汗,就是自汗。

而脈象得部分看心臟就知道了,心跳比較沒力,那當然脈管會比較細,力氣也會不夠,所以用句專業的話來說就是「脈虛細無力」。

舌頭裡面的血管輸送量不夠,自然是舌淡(看起來沒有血色的樣子)。

這就是氣虛的臨床表現。

大部分氣虛的病人都不是先天帶來的,而是後天疾病的影響,所以臟腑虛損就成為第一個考量。

剛剛說的臟腑虛說到三個,肺臟的「呼吸加速」、心臟的「心悸」、脾胃吸收變差「納差」。

五臟虛證、喘證、表衛不固都是氣虛的基本特徵病症。

容易搞混的部分是氣虛、陽虛和陽陷三部分。

氣虛的人基本特徵是兩大特徵,第一個是神疲乏力,第二個是呼吸氣短。

其他的部分就是個臟腑虛證的個別表現。

這是什麼意思呢?

例如肺氣虛。

肺氣虛的人因為肺主氣的功能衰退了,所以連帶著肺的宣散和肅降功能也跟著降低。

就會出現「呼吸氣短」「神疲懶言」「咳痰無力」「咳聲不揚」「怕風自汗」「容易感冒」的五大特徵,這五大特徵就是用來辨識肺氣虛的訣竅。

這時當補益肺氣。

會用什麼處方呢?有老師說要用「補肺湯」加減。

組成是人参、黄蓍、熟地、五味子、紫苑、桑白皮。

如果有脾氣虛的情況,那麼脾的「運化」功能減退,於是就會出現水榖精微輸佈變差的狀況,體內吸收營養能力變差(生化之源被遏)。

症狀就是納榖少、神疲乏力、脘腹脹滿、大便溏瀉四大特徵。

治療自然就是補益健脾,有經驗的醫師一方參苓白朮散加減一下就搞定了。

連子肉、薏仁、砂仁、桔梗、扁豆、茯苓、人參、甘草、白朮、山藥。


如果是心氣虛呢,因為心的「藏神」「主血脈」的功能減退了,所以就會發生心氣沒法鼓動血脈運和收斂心神這兩個問題。

心氣沒法鼓動血脈就會臉色蒼白、神疲氣短。

心神沒有收斂就會健忘心悸。

這時候當然是要補益心氣,處方的話自然是遠志飲子最好。

遠志、茯神、桂心、人參、酸棗仁、黃芪、當歸、甘草這幾個藥就搞定。

如果是肝氣虛,那就代表肝主疏瀉的功能衰退,當然就會影響肝的升發功能,於是「氣短心煩」「驚悸不寧」「口苦」「膽怯」的情形。

老師說了,這種情形要補氣益志壯肝膽。要用安神定志丸。

茯苓、茯神、人參、遠志、龍齒、石菖蒲。硃沙為衣。


如果是腎氣虛,那麼腎的納氣、藏精功能會減退,腎精無法化氣養身形,這時的症狀就是「腰膝酸軟」「眩暈耳鳴」「動輒氣促」「小便清長」「遺精遺尿」。

這時要補益腎氣,大補元煎或是參蛤散就是最好的處方了。

大補元煎是景岳全書的方,人身、熟地、懷山、杜仲、當歸、山茱萸、枸杞、炙甘草。這幾個藥就是了。

而參蛤散比較少用,人參、蛤蚧等份就是了。

不過事情不是笨蛋想的那麼簡單。

人體是個整體,臟腑之間會互相牽連,不大可能單單一臟生病其他幾臟強壯無比,這很離譜,所以症狀通常是混和出現。
怎麼個混亂等下一篇再說。

 


對了看到這裡麻煩一下,把網頁往上拉,到facebook推一下,滿足我的虛榮心。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itna1020 的頭像
    critna1020

    中醫小思

    critna1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