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到中府穴的放血功能。

中府穴除了診斷、針灸治療之外,還可以用在放血治療。

我算了一下,大約可以用在22種病、症狀,可所謂方便到了極點。那麼多的症狀和疾病多扎的一針或是放一血就可以緩解,真是太划算了。

既然是中府穴,那治病當然不會離開太遠。

心絞痛、心肌梗塞、胸中熱、胸悶、胸膺痛、肩背痛。

手臂舉不起來、皮膚骨骼疾病(這部份我看書上寫也搞不懂哪裡疾患,先寫上來,如果有什麼感悟再改)。

咳唾、濁涕、肺癰、膽熱、咽喉腫痛、支氣管炎、感冒、肺疾患、肺脹滿、心臟疾患、肺炎、傷寒四肢發熱不已、四肢腫。

以上部分都和針灸公用差不多,所以兩種選一個用來治療就可以了,不過基於安全考量,我是覺得放血比較好,畢竟拔罐放血一下子就搞定了。

針灸中府穴,兩根針扎在那裡,你想想看,患者隨便給你動一下,那根針就往裡頭插,不小心弄進胸腔裡頭,那就倒楣了。要是扎中胸肩峰動脈或是頭靜脈、胸外側動脈,那醫師的臉和被扎的患者臉肯定都是一樣的白。

最後說到古今文獻的部份和臨床運用的部份。

為了怕看到這裡的人腦子昏了,所以先來一張中府穴的圖片,這可以讓知識更扎實一點。

中府穴  

看到沒有,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中府穴,反正我是看到了。

說到募穴就一定要先說起王叔和脈經內的十募穴。

肝募期門、膽募日月、肺募中府、大腸募天樞、心募巨闕、小腸募關元、脾募章門、胃募太倉(中脘)、腎募京門、膀胱募中極。

不過後來針灸甲乙經又補了三焦募石門。

接著又有人(我也不知道是誰)補充心包募膻中(上面的圖也有膻中穴,你看到了嗎?)

要學會中府穴怎麼用簡單的來說,那就是......

凡是寒邪、痰濁、痰熱、邪熱、干擾了肺的機能,就可以用。

胸絡瘀滯也算在內,因為這也干擾了肺的肅降功能,中府穴就是用來疏導內臟抑鬱的氣,懂了吧。

因為中府穴是手足太陰的交會穴,所以和兩經有關的疾病都可以考慮。除了止咳平喘之外,還可以用在健脾和中、補益中氣(當然,我覺得有更好的穴道可以做到,俗話說,專業的事讓專家來做,健脾這件事讓足三里大哥搞定就好,不勞中府大姊處理了)。

肺部問題有兩個大穴可以考慮。前面是中府穴,後面是肺俞穴。

中府穴在前頭,因此多用在近取穴,肺有瘀絡也會這麼用。大半都是用洩法,少用補法。這可以理解,想看看上面的例子,邪熱、痰濁、痰熱、瘀絡,這些都是需要瀉掉的東西。

肺俞穴在背後,裡頭都是肌肉神經,大多用在肺氣不足、肺失肅降,所以在手法上不論補瀉都可以用。

肺經穴道不是很多,全部都在路線上,所以可以用來比較一下。

中府穴只要是肺臟疾患都可以用。

雲門在中府穴上一寸,如果用來治療咳喘的話,大多會用在肺虛加上有肺熱的情況,像是肺癆咳嗽這種麻煩病,還有四肢熱也可以用。

天府穴治療喘咳、流鼻血,還有經絡路線的手臂疼痛。據說高手甚至會用在精神疾病,不過我沒看過。

俠白穴和天府穴差不多。

尺澤穴是肺經的合穴,在五行上屬水,所以可以用來瀉肺經的熱,用在肺經熱證實證很好用。當然,要瀉的話直接放寫最好,治療暑熱效果不錯。

列缺這個穴道是肺的絡穴,旁邊連著手陽明經,手陽明大腸經的路線很明顯有經過頭部側面,所以頭項的問題可以用列缺,學針灸的人應該都聽過「頭項尋列缺」這句話,就是這麼來的。

還有列缺通任脈,和照海穴可以成為主客配穴,就用來治療津液不上傳的咽喉疼痛。

太淵五行屬土,是肺經的輸穴,也是原穴,專門用來補益肺氣,如果要治療咳嗽,那就要用在虛咳上頭。

基本上來說,有經驗的針灸醫師都會用俞穴來治療五臟疾病,偏於治療慢性疾病。經脈瘀滯運行不良可以用俞穴。

募穴則是用在六腑病,偏於治療急性病。

正常狀況下,俞募穴一起用治療效果比較好,一氣貫通陰陽,經絡,臟腑,內外。

有經驗的針灸醫師有時候會叫患者趴著,用手指頭慢慢按壓後背俞穴或是前頭募穴,感覺舒服的下針就對了,效果很快。

有時候針刺太深,這時候要解穴就需要梁門穴和囟門穴,這是古代的急救方法,不過現在應該沒人會那麼幹,針刺太深就會肺氣腫,我看還是要送外科急診。

如果有人體內有抑鬱的氣(大多是吃壞肚子,像是大熱天吃冰之類的),這時候會拉肚子,以前有人用灸中府穴的方法五百壯,會拉下很臭的大便,艾葉可以溫通肺經的寒氣,寒氣去掉,肺經的功能就恢復了,所以升降的氣息恢復,病就好了。

至於內經說可以瀉胸中之熱、備急千金藥方說治療胸滿短氣、轉鳴都要記起來。

千金翼方和外台祕要都有記載中府可用在奔豚(神經官能症)。還有醫心方、針灸聚英、針方六集都有各自體會經驗,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一下。不過基本應用我都寫在前頭了。

下一回繼續寫臨床使用。



對了看到這裡麻煩一下,把網頁往上拉,到facebook推一下,滿足我的虛榮心。感恩。


arrow
arrow

    critna1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