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氣陷證。

前面說過,氣陷證是先天出了問題(先天不足),後天沒吃好(後天失調),結果讓身體失常,氣機升降失調,出現中氣下陷,升舉無力的特徵。

 

這種病基本上被列入氣虛證的範圍之內,大半都是內傷疾病的範疇。

 

因為是被列入氣虛範圍之內,所以氣虛有的特徵他都有,像是「神疲乏力」「語聲低微」「呼吸氣短」「少氣懶言」「怕風自汗」等等每個症狀都沒缺。

 

而氣陷證的特徵症狀則是「脘腹脹滿」「久瀉脫肛」「陰挺」「舌質淡胖」「脈細緩無力」。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脘腹?很多人都知道肚子,不過「脘」這個字就不知道了。脘指的是胃的內腔,一般來說是泛指胃。而「腹」在胸部下方。相當于橫隔與骨盆之間的部分。其中臍以上部分為大腹;臍以下部分為小腹或少腹。

 

那什麼又叫做陰挺呢?陰部裡頭有東西跑出來就是陰挺。像是子宮或是陰道壁脫出陰道外部就是陰挺。

 

什麼疾病能夠看到氣陷證呢?像是「瀉泄」「胃脘痛」「脫肛」「陰挺」。

 

什麼疾病會和氣陷混在一塊,造成判斷錯誤?

像是「氣脫證」「清陽不升證」「氣虛證」「腎氣不固證」,這五大證很容易混在一塊,造成誤診,所以要細細分辨。

 

不過我現在不說那麼多,先仔細的說一下氣陷證,搞定氣陷證之後,遇到其他病症就不會亂了。

 

氣陷證在整個人體上頭,由於病發的位置不同,所以表現也不相同。

 

如果有個患者,每天喜歡亂吃東西(飲食不節),他說因為工作很累(勞倦)所以才會多吃。

 

如此長久時間下來他的腸胃道就會受傷(這叫內傷脾胃,一個人的血糖長時間不穩定再加上胰臟需要長時間分泌各類分解酵素,要說沒問題才怪,又不是大食怪。)。

 

時間久了胃部受傷就會胃虛(腸胃功能下降),消化功能變差(胃虛無以腐谷),吸收也變差(脾虛無以運化)。

 

依照強者李東垣的見解,日子久了一定會演變成元氣虧損,中氣下陷。

 

而大腸運化失司,就無法固澀,意思就是說會拉肚子,大便不成形,看起來稀薄,而且不是只有一天,而是天天如此,有個特徵就是大便會隨著放屁噴出來,聲音像是交響樂的小喇叭獨奏,上廁所可以看一本書,時間可久的呢。

 

這種人在生活上會有什麼特徵呢?

 

首先,他的神情看起來無時無刻都很累,這就是神疲。

 

其次,他的食慾不佳,看什麼都不好吃,這就是納呆。

 

然後你問他肚子狀況,他會說肚子一直脹脹的,手指的位置是一大片,從胸骨以下一直到肚臍下小腹都在範圍之內,這叫少腹脹滿。

 

看舌頭,會發現這種患者的舌質基本上都是淡色,沒什麼血色,有點蒼白。舌頭上面的胎看起來像是搗爛的豆腐渣,這在中醫上叫做膩苔,不過這種舌苔很薄,不會太厚,比較厚的是另外一種病。

 

脈象的部份大都一把就知道,因為沒有氣,所以幾乎都是陰脈。什麼叫做陰脈?比較沉啦、細啦、無力啦、濡啦,就是陰脈,所以氣陷的脈就是「脈沉而細濡無力」。

 

那要怎麼治療?按造古法來說,拉肚子先止泄,不過這止瀉不是只有止瀉,還有固澀內氣的意思在裡頭。

 

因為有氣虛的狀況,所以還是要補益元氣。

 

金匱要略的訶黎勒散或是和劑局方的真人養臟湯都可以加減運用。

 

訶黎勒散就是十顆訶黎勒弄成粉末,和粥一起吃,這就叫溫澀固脫。

 

真人養臟湯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共有10味藥組成,屬於固澀劑中澀腸固脫的方濟。該方的功效是澀腸固脫,溫補脾胃。主治:脾胃虛寒,久瀉久痢症,主要以脾陽虛為主。可見的癥狀有:瀉下日久,大便滑脫不禁,日夜無度,甚則脫肛墜下,或大便膿血,下痢赤白,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倦怠食少,舌淡苔白等。

該方的組成為:罌粟殼、肉荳蔻、訶子、人參、白朮、當歸、白芍、肉桂、木香、甘草。

看到這些藥材就可以知道古代人在思考藥物組成的時候,一定是跟著判斷的內容走,不會亂開藥,以前看過一張老中醫的處方,裡頭起碼上百味藥,我一看下意識的就想出一個念頭,那個患者應該快死了吧,這麼複雜的病怎麼可能治得好,不過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種開藥風格,即便是治療風寒感冒,他還是一張處方一百多種藥,怕了吧.......

 

有種患者,乍看之下很瘦,一副沒營養的模樣,這在古代中醫叫做「形體贏瘦」,一直說胃脘部脹滿疼痛,不過細問之下是以脹為主,痛的部份少了點。

 

繼續問下去的話會發現,尤其是在吃飽之後這種胃脘部脹滿的不舒服更明顯。

 

然後其他症狀就是頭昏眼花、神疲乏力、舌質淡、脈細無力。

 

這種患者大多不是先天就是如此,一般來說都是亂吃東西(飲食不節),思慮過度(想賺錢?思念?失戀?會頭跑路?全球股災......),如此一來,脾氣就不升,也就是說,他的吸收出了問題,東西吃進肚子都沒吸收,營養都沒到臟腑,四肢骨頭神經血管都受到影響,所以外表會看起來瘦瘦的,一副沒營養的模樣,但你問他,還是有吃阿。這就是中氣下陷的理由和症狀了。

 

治療原則是補益脾氣,健脾強運,升舉中氣,這時候強者李東垣發明的補中益氣湯就該出現了,稍稍加減一下,隔兩天這患者就逐漸壯起來,兩個月後就會換個外表。

 

那脫肛的人呢?這種患者基本上都是在急診室度過了,不過如果是常常脫肛的人呢?就會考慮到中醫的手段。

 

老年人消化力量不強,吃的少,想的多,睡得少,元氣自然就不會太多,時間一久就是元氣虧損。外加腸胃道蠕動力差,大便自然困難,但長時間不大便也不行,所以蹲大變得時候就會一直出力,這下子大條了。

 

不是大便很大條,而是直腸或是直腸黏膜跑出肛門外,這就是脫肛啦。

 

不過有一種老人很厲害,他不僅僅是脫肛,而且還會一直拉肚子,這是腸壁鬆弛,大便後脫肛,收縮無力,而且會症狀反覆,在急診室處理完之後會一直發生,老人家和家裡的人都很困擾。

 

老人家的神情看起來會很疲倦、不想說話、臉色黃黃的、脈摸起來細細的、舌淡。全家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身為鄰居的你這時候應該告訴他們,遠在830年前,有個偉人誕生了,那個人名叫李杲,是個醫學天才,在中醫歷史上甚至有人給他一個補土派開創始祖的稱號,就是強者李東垣啦。補中益氣湯的發明者,要是當年有諾貝爾委員會,他一定是醫學獎得主。

 

叫脫肛阿伯找個中醫師,開幾帖補中益氣湯吃一下,很快就會把肛門搞定,不會常常跑出來,否則常被送進急診室弄肛門,一聽起來就是很糗。

 

剛剛說過陰挺,意思差不多,女人才有陰部,所以陰挺止會發生在女人身上,同樣的原理再說一遍,陰挺是因為中氣下陷不升,大部分都是因為生太多次小孩,沒有做好月子,或是挑舉挑重的東西出力過度,勞累過度的婦女。

 

因為元氣不足,胞脈受損(什麼叫做胞脈?就是分布在子宮外部的脈絡,包含衝脈和任脈在裡頭都是,至於什麼是衝脈和任脈,那就是經絡系統的部份,我在針灸部分會慢慢說),宗筋鬆弛(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宗筋,所謂的宗筋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說人體全身的經筋會合於前陰部就是宗筋,第二個是指男性生殖器。),所以就會造成幾個症狀,第一個是一直覺得少腹脹脹的好像有東西要掉下來,第二個感覺是一直覺得沒力氣,臉色差。

 

治療原則是培養元氣,補益元氣,升舉胞宮。藥物的部份還是要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一般會加青皮。

 

青皮在神農本草的功用是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會加青皮我想是因為他有破氣滯的功用。

 

前面說的很亂,我再整理一遍。

 

氣陷證是氣虛證的病變過程表現之一。

常見於先天廩賦不足、形體瘦長的人。

老人、飲食不節、房勞過度、生太多次小孩的婦女也都是氣陷證的掛號者。

 

婦女遇到氣陷證不僅僅是陰挺,還有少腹脹墜感、崩漏、如果懷孕的婦女會感覺胎動不安、甚至嚴重會滑胎。

 

滑台不是玩摩托車改輪胎,而是婦女懷孕之後墮胎或小產連續發生三次以上者,稱為滑胎。

 

那小孩子有沒有氣陷證?有,不過很少。

 

臨床上如果看到小孩子出現氣陷證,幾乎都是脾虛下瀉或是囟門下陷如坑。

 

氣陷證的表現幾乎都和脾氣不升、中氣下陷,所以和脾胃的功能關係十分密切。

 

要知道,氣屬陽,脾氣不生進一步就會造成脾陽不振而水濕停留,時間一久就會生痰飲,痰飲內停會生新的疾病。

 

中氣下陷進一步就會由脾(土)累及腎(水),造成腎氣不固。腎氣不固會怎樣?男士都知道,會遺溺、小便失禁。

如果是累及脾胃呢?那就會因為脾失運化、中焦化源贏乏,氣不生血,最後產生血虛,加上原本就有氣虛,因此氣血兩虛之下,出現眩暈、心悸。

 

而氣虛的人一定無法攝血,所以便血和經血過多也會發生(很難以想像吧,吃東西吃太多到最後居然變成月經量太多,沒學過中醫學理論的還真想不出來呢)。

 

現在說一下氣脫證。

 

氣脫證和氣陷證都是氣虛變化而來。

氣脫證大多是見於暴病或是慢性病的後期,由於元氣衰弱,或是由於大失血後氣隨血脫的緣故所導致。

 

什麼症狀會出現在氣脫的人身上?首先,那就是冒大汗,全身一直流汗,就像是從水裡撈起來一樣。

 

第二個症狀自然是精神很差,用醫學的術語就是精神委靡。

 

然後是呼吸氣短,接續不利。

 

臉色看起來一定比較差,大多是臉色蒼白。

 

如果醫師叫患者舌頭伸出來,他的嘴巴可能會慢慢打開,但是舌頭會沒有力氣,萎軟不伸。

 

更嚴重的患者就是大小便失禁。

 

脈象自然像是快要斷掉,脈微細欲絕就是最好的形容詞了。

 

有經驗的醫師一看到就知道這患者很危險,全身都是汗,問話沒什麼反應,脈象很微弱,身體已經出現大小便的味道,呼吸很快好像一直吸不到空氣的樣子。

 

說到這裡你一定知道了,所謂的氣脫證就是氣虛證到了嚴重的臨床階段,但這個時候心頭還是要鎮定,搞清楚氣虛證、氣脫證、氣陷證的區別。

 

造成氣虛和氣脫兩證都是氣虛證,但氣陷證大多是慢性疾病,而氣脫證則是出現在慢性病晚期或是急性病。

 

急性病像是大失血造成的氣隨血脫,或是中風造成的脫證(打麻將胡了,興奮過度中風脫糞)。

 

氣脫證的病理機轉是元氣衰憊、正氣虛脫,患者本身此時是元氣不足、脾氣不升、中氣下陷等等,這些部分都不離剛剛說的範疇。

 

氣脫證的病勢很快,病情很嚴重,一看就知道是正氣衰竭,所以剛剛說過的全身大汗、臉色蒼白、精神委靡一定會出現。

 

還有什麼症狀可能出現呢?像是嘴巴會不自覺微微張開,整隻手都沒有力氣,大小便都失禁。

 

和氣陷證不同的是氣陷證會搞很久,對生命危害不大。中下焦的元氣升舉無力,看到的症狀就是脘腹脹滿,脫肛下痢等等。

 

怎麼治療?

 

氣脫的人需要急固元氣,這叫救脫。

 

氣陷的人則是升舉中氣,緩緩恢復。

 

來說一下氣陷和清陽不升有什麼不同。

 

這些都是氣機失常的病,氣一般來說都是升舉,既然失常,那就升不起來。

 

清陽不升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對應症狀濁陰不降。

 

什麼意思呢?清陽不升的特徵就是症狀幾乎都是在上焦。症狀就是頭昏眼花、耳鳴耳聾。

 

但有時候也會有中下焦的脘腹症狀,像是脹悶,大便溏瀉這些症狀也有。

 

清陽不升,濁陰就不降,一主一次。很麻煩的是臨床症狀虛實夾雜,不好辨識。

 

虛的部份氣虛,實的部份就因為氣虛久了造成痰阻中焦,道路被擋了清陽自然無法上升,所以就有胸脘痞悶(痞就是胸腹部悶脹,不過按了不會痛,感覺像是有什麼東西堵住胸口。),泛噁嘔吐,眩暈這些實證。

 

看到這裡就知道了,從全身性症狀和上、中、下焦的不同症狀就可以判斷出什麼是氣虛證、氣陷證、氣脫證、清陽不升。

 

最後說一下腎氣不固和氣陷證有什麼分別。

 

這兩個症狀都是虛證,都可以看到下焦的病症,所以看到瀉泄、少腹脹的症狀一點都不奇怪。

 

但是腎氣不固一般是由氣陷證發展過來的,大多是由脾氣虛衍發成腎氣虛。結果就出現脾腎氣虛的腎關不固,由此可以知道,脾腎二者病機有關連。

 

很多人都不知道,腎這個東西在中醫裡頭有分陰陽,腎屬水,但在中間有個叫做命門的東西,命門屬熱,有溫煦脾土的功用,如果腎關不固的話就可能發生溫煦脾土功能不彰,脾腎兩者都虛,那就會發生「五更瀉泄」症狀。

 

所謂的五更就是凌晨三點到五點,時間一到就拉肚子,有經驗的中醫師腦子一定會閃出五更瀉泄的病名。這就是脾腎兩虛的病徵。

 

這種五更瀉和氣陷證的久瀉不禁的症狀不同。久瀉的人患病時間很長,拉肚子就像是家常便飯,這種患者最討厭開車上高速公路,每一小段時間就要停下來拉肚子,自覺很悶。

 

如果是腎氣不固,下關自然也就不固,下關就是膀胱證囉,用術語來說就是州都之水液不藏,水泉不止,症狀就是小便不禁,這要穿紙尿褲,要不然自己尿了才會發現。老年人的抱怨幾乎都是夜尿,每天晚上要起來好幾次,嚴重的根本無法睡覺,到最後都是穿紙尿褲,所以老年人的脾氣會越來越糟,因為這種情形讓他們的心情無法接受。

 

下關不固還有個問題,就是男人房事不節、精元虧損,所以男子腎氣不固就會精關不固,症狀就是遺精、滑精、淋濁。

 

淋濁就是小便點點滴滴,感覺澀痛,尿出混濁。這種感覺遇過都是知道,你會痛的想要在廁所大喊,尿阿,請給我多一點。

 

再說一次,氣陷證的症狀處要症狀在中焦脾胃,而腎氣不固主要是在下焦腎。

 

氣陷證是脾氣不升,中氣下限,神疲納呆。

腎氣不固一定是以腎氣無法溫煦幫助脾氣運化,所以脾腎兩虛的症狀都有,但是下關不固的症狀明顯,除了以上說的膀胱症狀之外還有腰膝酸軟,多看幾次想清楚就不會錯了。

 

  瘦模特兒  

 
對了看到這裡麻煩一下,把網頁往上拉,到facebook推一下,滿足我的虛榮心。感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氣陷證
    全站熱搜

    critna1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