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思路大雜匯2
好吧,最近真的比較有時間,014被抓了,馬英九說毒瘤被摘除了,心情有點爽,就有種說中醫的衝動。
當然,我不會把政治和中醫混在一塊,那沒意義。橋歸橋,路歸路,各不相干。
前面說過,惡風和惡寒、畏寒不同,是的,惡這個字在說文解字上頭有「過」的意思,也有怕的意思,所以在中醫上說惡風就是怕風,這很簡單。
這種怕風其實很容易判斷出來,首先就是遇到風才會怕而顫抖,如果沒有遇到風,那又沒感覺了。
中醫一看這種狀況就會說這是因為患者的體內被風邪侵襲了,衛氣失去和諧。
惡風這個症狀和惡寒很接近,不過細分之下,其實有許多不同。
簡單的說,惡風的人遇風才會不舒服,惡寒的人遇到寒才會不爽。
但事實上,兩者很容易一起出現,而需要注意的就是畏寒這個症狀,畏寒的患者如果加暖的話就可以緩和症狀,那是因為畏寒是由陽氣虛的關係。
人體生病基本上都是由很多症狀組成,中醫把許多症狀混在一塊分析,最後成為「證」。
而我認為,如果要學中醫,還是要從症狀出發,理解症狀的源頭,慢慢的解析每個症狀的原因,如此一來,分析「證」的時候就不容易搞混。
前一陣子我遇到一個喜歡中醫的年輕人,他說他都是自己看書理解中醫,其實這很好,但也不好,喜歡中醫是好事,不過因為大多數喜歡中醫的人都不會有耐心一個字一個字推敲疾病源頭,所以辯證能力大約都是中等,甚至是偏下,這實在很可惜。
我勸他好好的花點心思慢慢的學習基礎中醫,把許多基本名詞搞懂,不要看到症狀一下子就想到藥物,跳過許多辨證甚至是推敲的過程,這很容易出錯。
看過豪斯醫生戲劇的人都知道,誤診在醫學上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常態,這種狀況不僅在中醫常常出現,在西醫也不稀奇。
而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學習,其實不過就是為了降低誤診的機率,希望可以讓生病的人趕快痊癒。
那麼,惡風的人除了怕風之外,我們還需要知道什麼?
如果是風邪襲表造成的惡風,那麼就會發熱、惡風、頭痛、自汗出,有的人會打噴嚏、擤鼻涕、乾嘔、有的人會皮膚搔癢、水腫、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緩。
這些都是風邪襲表的臨床特徵,只是看到這些症狀出現,腦子就需要馬上考慮是不是風邪襲表。
風邪這玩意最麻煩的地方就是會夾帶其他邪氣,像是熱邪濕邪都是他的姦夫淫婦,一出門沒帶著就感覺怪,所以風熱和風濕患者多的不得了。
如果是風熱襲表,患者會發熱、惡風、皮膚搔癢這和前面的風邪襲表一樣,不過風熱裡頭有個熱,自然就會出現熱證,像是口渴、咽喉腫痛、舌尖紅、苔薄而黃、脈浮數這些熱的特徵。
那麼,風濕襲表呢?患者會惡風,而且不想脫衣服,這是因為濕邪有冷的特質。
除此之外,患者的筋骨會酸痛,尤其是骨節部位,會很不舒服。
還有患者會流汗,呼吸氣短,想看看身處在三溫暖的房間裡頭用力喘氣就知道那種感覺了。
還有小便不利,不是沒有小便,而是感覺不便利,不爽快,那是因為濕邪堵住了下焦水道。
舌質淡,這和風邪襲表一樣,苔白膩,這就是濕邪特徵之一,脈濡緩也是特徵。
還有一個衛氣虧虛的惡風,患者惡風自汗,還有個特點就是很容易感冒,這個辨別點就是衛氣虛虧的特徵。除此之外,患者的脈浮,但是卻無力這也是衛氣虛虧的特點。
光是一個惡風就說了幾百個字,對中醫沒信心或是沒興趣的人早就跑了,不過,這和西醫的資料比起來算是小巫見大巫了,那些文獻隨隨便便都是一疊一疊的寫,我真的很佩服那些搞細部研究的人,每一個環節在他們眼中就像是沒有盡頭一樣,解開一個又一個謎團,雖然不見得對患者馬上有用,但是那些人在裡頭玩的很開心。
來說個很特殊的觀念,學中醫的人都知道胃主受納,也就是專門管嘴巴吃下去的食物。
那麼,胃真的只管食物嗎?如果有一個人的個性是完全無法接受別人的意見,個性非常主觀,那麼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他就是無法「受納」,是不是這樣子的人容易得到胃的疾病呢?
中醫的學問很活潑,許多意思都在文字之外,我學中醫時間不算常,大概只有二十來年,程度和能力都不算好,不過興趣比較高,可惜沒法理解許多文字外頭的含意,這是一個任人很鬱悶的事情,只希望有天腦子就開竅了,能在中醫學的領域上更上層樓。
下次有時間繼續說說惡風、風邪、風濕和衛氣不足的分析。
留言列表